会员登录
您的电话号码仅用于注册登录,我们采用SSL加密技术,确保您的信息安全,请放心提交。
会员注册
您的电话号码仅用于注册登录,我们采用SSL加密技术,确保您的信息安全,请放心提交。
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如遇所得税减免,可通过所得税费用账户进行相关核算。具体会计处理应该怎么做?
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怎么核算?
税前减免是在企业所得税征收入库前给予减免,企业无需实际纳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仍然需要计算应纳所得税,然后经税务机关批准后确认减免税。
企业计算应纳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方: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确认减税或免税时:
借款: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方: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营业利润应缴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承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一般这不等于当期应纳所得税,而是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总和,即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企业所得税减免相关政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
二、小型微利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上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不限制、不禁止的行业,且符合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三个条件的企业。
职工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纳的派遣劳动者人数。根据职工人数和总资产指标,应按企业年度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赛季开始+赛季结束)÷2。
年平均值=每个季度的年平均值之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