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您的电话号码仅用于注册登录,我们采用SSL加密技术,确保您的信息安全,请放心提交。
会员注册
您的电话号码仅用于注册登录,我们采用SSL加密技术,确保您的信息安全,请放心提交。
2017年5月底,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的决定》,决定再次减少5项前置审批事项。至此,87%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或取消。
本届政府成立之初,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有226项。以前办企业,要先办理各种证照,再办理营业执照,手续非常复杂。“先照后证”改革实施前,未取得企业前置审批导致的无证经营风险较大。实行“先照后证”改革后,经营者办理营业执照后可以从事许可经营以外的业务,客观上减少了投资损失和无证经营者的数量。
商事制度改革最大的亮点是激发了人们投资创业的热情,促进了新成立企业的快速成长。据工商部门统计,2014年以来,全国新注册企业1300多万家,其中94.6%为民营企业。这个数字是改革前8年新注册企业的总和。三年来,每天新增企业12500家。今年一季度,我国市场主体8835.68万户,其中企业2696.769万户。
目前政府部门审批过多仍是影响投资创业的瓶颈之一。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副局长王乐妍表示,今年将继续推进“先照后证”、“证照分离”改革,切实履行“双告知”职责,着力解决“准入不准”问题。
“双告知”是工商部门为确保“先照后证”改革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协助审批部门推进改革,实现与审批部门有序衔接的重要举措。
有私营业主表示,目前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已经很明确,但老百姓对大量后置审批事项不一定很清楚。只有认真梳理,向社会公布,老百姓才能明白该由哪个部门审批。
国家工商总局企业监管局局长马福表示,“先照后证”给创新创业带来便利和动力,但同时也对政府的事中事后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涉及多个部门管理方式的改革,难度要大得多。
专家建议,按照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方向,通过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解决证照相互制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