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国正式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历经十年,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显著,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贡献作用不断增强。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态势已全面升级。
目标升级:确立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目标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十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实现跨越式发展,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齐升。据统计,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与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均突破100万件大关,商标注册申请量连续16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牢固确立。
为促进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的提升,国务院2015年发布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确立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目标,实现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升级。2017年,我国又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推进中国品牌建设的意见》,对商标品牌强国建设目标予以细化。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与商标品牌强国建设目标,江苏、广东等地对标知识产权发达国家或地区,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发展方向。
任务升级:明确知识产权高效保护任务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但伴随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实现从“外在压力”向“内生动力”的升级,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实现巨大提升。
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目标,我国明确了知识产权高效保护任务,并采取诸多措施,探索知识产权高效保护新实践。如降低知识产权确权成本,提升知识产权确权效率等。目前,我国已经在北京、天津、江苏、河南、广东、四川、湖北等地设立专利协作审查中心,提高专利审查专业化水平;在全国29个省区市批准设立105个商标受理窗口,提高商标受理公共服务能力;修法吸纳“一标多类”注册原则并减少商标注册费用,大幅降低申请人的经济成本;通过
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缩短商标审查时限,提高商标确权效率。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指导下,我国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和一批知识产权法庭,探索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专业化能力建设;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开展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试点工作,拓宽知识产权保护渠道,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率。
功能升级:强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力
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不仅要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更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十年来,知识产权发展已经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知识产权制度在激励创造、保护创新等功能的基础上,升级容纳“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目前,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首先,知识产权引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专利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商标品牌是产业发展的竞争力。2013年,为了有效运用专利制度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我国开始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发挥专利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强调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并部署品牌基础建设工程,着力夯实商标品牌发展基础,为发挥商标品牌引领作用创造条件。
其次,知识产权服务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我国已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要实现此目标,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发展问题是关键。近年来,商标品牌已经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福建省宁德市立足当地资源,积极利用地理标志商标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成功探索出“宁德模式”。江苏省淮安市围绕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建设,提高当地农副产品产业化水平,形成通过地理标志商标引领农副业发展、帮助农民致富的“淮安经验”。仅淮安红椒一种地理标志产品年销售收入就超15亿元,椒农年人均增收2万多元。
后,知识产权支撑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部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广州)基地于2017年开始运营,为我国创业创新提供新的业态范本。“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参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创举,《加强“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领域合作的共同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尼泊尔政府工业部合作谅解备忘录》等的签订,是我国主动参与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重要行动。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十年,我国已经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道路,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日趋加大。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探索知识产权高效保护新实践,依托知识产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在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功能。我们要按照十九大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谋划好知识产权事业未来的发展,奋力开拓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局面。